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疫情後兒童發展遲緩越趨普遍? 日常簡單食療及推拿 有助健康成長
有報導指出,日本研究發現新冠疫情下 5 歲兒童發育平均延遲約 4 個月,而香港亦可能有類似情況,引起不少家長關注及憂慮,擔心孩子發展達不上標準。事實上,不單是疫情期間兒童欠缺社交及互動可能會引起發展遲緩,過度任由兒童長時間使用「電子奶嘴」等電子產品也有同樣影響,若再加上各類先天不足及後天失養因素,兒童發展遲緩成了相當普遍的現象。
何謂發展遲緩?
在中醫角度上,這類發育不良的特徵,可歸類為「五遲、五軟」,前者即立遲、行遲、語遲、髮遲、齒遲,後者則為頭項軟、口軟、手軟、足軟、肌肉軟。以上表徵既可單獨出現,也常互為並見,即屬於小兒生長發育障礙之證。
切忌藥石亂投
針對以上五遲五軟的不同症型,中醫可以針對性地施以補腎養肝,健脾養心。同時,以上症型均需長期調養,輔以食療,並宜配合教育訓練等方法來緩緩推進,不能著急。加上,幼兒臟腑嬌嫩,「純陽」之體陽氣較旺,切忌濫補或強逼進食補品,日常只要堅持正確均衡飲食即可,以免反過來引起上火或損傷脾胃,部分補品更可能含有激素影響內分泌,干擾兒童發展。
簡單食療及推拿 促進健康成長
日常飲食中,可以多吃栗子、核桃、黑豆、黑芝麻等補腎益氣食物;也可多飲酸甜湯水,例如蕃茄魚湯來健脾開胃,增加兒童食慾。
同時,也可以每天替兒童按摩推拿,增加成效。捏背方式很簡單,以拇指、食指和中指、無名指對應用力,捏住小兒脊柱兩側肌肉,捏一次就往上推一次,可增加腦部血液循環;也可按摩神闕穴,即肚臍位置,以手掌心貼著肚臍,以順時針方向慢慢按揉,能幫助調理消化。注意,推拿過程務必輕柔,切忌用力過猛。
由於每個兒童的體質不同,證型也不一樣,家長應及早安排中醫師診症,就能提供更有效的對症處方,更安心地為孩子調理身體,早日回復健康成長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