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胰臟癌成因多樣 中醫推薦穴位、飲食可舒緩

由於胰臟癌腫瘤生長可能較慢,位置亦較隱蔽,而且初期病徵難以察覺,因此患者可能到了胰臟癌末期才察覺,導致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短。胰臟癌患者常見症狀有體重減輕、食慾不振、倦怠、腹痛等,亦會出現黃疸,即黃膽,或黃病。患者的皮膚及鞏膜可能發黃,或發綠,常伴隨痕癢、糞便瘡白,以及尿液顏色偏深等。

 

從中醫角度來說,胰臟癌是由情志鬱怒、肝氣鬱結,以至飲食不節制、嗜煙酒,及過量進食肥膩食物等因素所致。此類人士多見肝脾不和,是水濕不能運化,後導致臟腑虛弱、氣滯血瘀等。

消退黃疸 抗胰臟癌

中醫會根據胰臟癌的不同分期,以及其正氣、邪氣等,選擇以不同方法治之,或攻、或補,視乎患者個人體質而定。觀乎不同階段,證型方面初期多爲肝鬱脾虛,濕瘀蘊結;中期正虛邪實;後期則以正虛爲主。而醫師在辨別證型之後,便會擬定不同的針對性治療方案。

 

若患者的胰臟癌屬初期階段,因其正氣強盛、邪氣不實,此時多以健脾和胃攻邪,再去除殘餘,配合西醫手術幫助患者復原。在治療初期,會首先著力消退黃疸,如以柴胡、防風、半枝蓮、丹參等藥材來疏肝行氣。

 

而若屬中後期階段,因癌毒邪氣已盛,此段期間則會以健脾化濕、和胃止嘔、緩急止痛,以致較後期的扶正固本為主。例如使用茯苓、延胡索、紅花、女貞子等中藥方益氣補血。

穴位輔助 飲食調理

對於胰臟癌患者,身上有一穴位可以幫助恢復。在我們身體上第一浮肋前端,屈肘合腋時,肘尖正對的地方,便是「章門穴」處,也就是我們的胰臟所在。患者可不時以大姆指指腹按揉左側章門穴1至3分鐘,起疏泄肝膽、健脾消滯作用,促進胰臟血液循環,調理肝臟疾病。

 

而在日常飲食方面,患者亦可嘗試以「山楂荷葉茶」幫助消暑利濕、健脾升陽。做法是以兩錢半荷葉、六錢山楂,加入400毫升清水,煮至200毫升後飲用,幫助促進大腸蠕動,利排便,以此降低胰臟癌風險。

 

然而,胰臟癌成因多樣,個人體質各異,癌症治療亦事關重大。因此若對胰臟癌有任何疑問,或正受胰臟癌困擾,都不妨盡早諮詢專業中醫意見,及早接受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