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體溫升1度免疫力強5倍?  3個方法讓你「暖身補身」

踏入11月,天氣由炎熱變得開始涼爽,早晚溫差漸明顯,一不留神,容易感到不適。中醫認為「百病起於寒」,受寒氣入侵後,身體感到冰冷很可能是代表體內的血液循環能力差,運送身體所需的營養不順。曾有醫學專家指出,體溫上升1度,免疫力提高5倍以上。簡單來說,當大腦發出訊號需要升高體溫時,免疫細胞的活力増加,有助提升免疫力,擊退致病源。因此適當提升身體體溫至37度左右能提升免疫力,立即睇以下3種方法讓你「暖身補身」,令體溫維持在較高的狀態,增強免抗力!

暖身補身方法1 : 泡腳

小腿有「人類的第二顆心臟」之稱,保持腳部溫暖有助維持血液循環,從而有助下肢的血液回流到心臟。氣血暢通的話,身體的痠痛自然能減少,免疫力也會提升。泡腳能促進氣血循環,增加全身新陳代謝。每次泡腳可使用38至40度的暖水,略高於人體體溫,但也不宜過高,只要小腿感覺溫溫熱熱就最適合。泡腳時間大約10-20分鐘,水位在小腿附近最佳,身體微微發熱便可停止,就能有養生的效果。

暖身補身方法2 : 注意頸部保暖

頸椎內有脊髓、神經、淋巴等重要組織,也是很多重要血管分布的地方。頸後的風池穴是容易受寒的地方,所以在溫差大的地方、冷氣房,頭部頸部更需要保暖,否則寒氣入侵容易引致其他疾病。戴圍巾、圍脖是最簡單的保暖方法,戴上就有保暖效果。

暖身補身方法3: 進食高麗紅蔘

高麗紅蔘有暖身强體、滋補五臟的功效,高麗蔘含有38種對人體有益的人參皂苷,多於花旗參所含的19種人參皂苷¹。科研實證高麗蔘可增強免疫力、抗疲勞、抗壓、增強男士活力、保護心血管健康、抗衰老等功效¹,還有助增強記憶力及護肝益肺。

科研實證!免疫系統有效提升 強化機能

T細胞、B細胞和白血球在免疫反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是身體抵禦外敵的最佳武器。曾有科學家向99名健康人士進行了長達八週的研究。研究結果顯示,在服用紅蔘提取物八週後,受試者的T細胞、B細胞和白血球數目顯著增加。這表明高麗紅蔘可能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潛力。 ²

必選京畿道正宗出品,功效更高

京畿道高麗紅蔘更蘊含1.72倍的抗氧因子³,不單能抵禦身體新陳代謝過程產生的自由基,更能煥發細胞活力;人參皂苷能抗氧化,有效還原體內自由基,有助細胞氧化物回復平衡。

 

韓國京畿道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土壤,再者種植高麗蔘時不使用化肥,改為更環保的微生物人參栽培農法,締造出優質高麗蔘的種植產地。


每日一包ENERGY PLUS+

全面增強抵抗力・細胞活力UP

位元堂ENERGY PLUS+ 直接由韓國產地原裝進口香港,成分結合高麗紅蔘提取物和多種中藥珍貴成分,獨立包裝,輕巧便攜,隨時隨地一開即飲。無需複雜的工序就可以簡單方便服用好處多多的高麗紅蔘。當中的豐富人參皂苷及多醣類等活性物質,有效增強身體抗氧化能力,大補元氣,更可以增強免疫力!配合 6 大中藥珍貴成分,功效更全面。

方便擕帶,即開即飲,每日一包ENERGY PLUS+,增強保護力。

1 Choi K. T. (2008).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,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dicinal components of Korean Panax ginseng C A Meyer.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, 29(9), 1109–1118.

 

2 Hyun, S. H., Ahn, H. Y., Kim, H. J., Kim, S. W., So, S. H., In, G., Park, C. K., & Han, C. K. (2021). Immuno-enhancement effects of Korean Red Ginseng in healthy adults: a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. 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, 45(1), 191–198.

 

3 位元堂高麗蔘系列嚴選京畿道6年根高麗蔘製成,而京畿道6年根高麗蔘內的抗氧因子--人蔘皂苷(Rb1+Rb2+Rb3+Rc+Re+Rg1+Rg2)比非京畿道6年根高麗蔘內的抗氧因子多72%。

(資料來源: Eom M.N.,et al. Research on ginsenoside Characteristics of Gyeonggi Ginseng.경기인삼진세노 사이드특성연구, 2009.43-51)